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看鋼鐵行業走向
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看鋼鐵行業走向
摘自我的鋼鐵網
核心觀點
?.2019年國內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6.5%,為時隔兩年之后首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區間。我們認為今年實際經濟增速可能在6.2%左右。從GDP和粗鋼表觀消費的關系來看,按照19年GDP增速6.2%估算,對應粗鋼表觀消費量下滑的理論值為4132萬噸,對鋼材市場影響偏利空。
?.經過2016-2018年3年的去產能,累計已經削減鋼鐵產量1.55億噸,超額完成了“十三五”期間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的任務。故2019年鋼鐵行業的工作重點轉向結構的調整,行政性去產能可能將告一段落,疊加環保限產邊際寬松,預計供應將繼續呈現增加態勢。
?.2019年,國內房地產投資的下行已經成為一致預期。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來看,未來可能更多以“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為主。2019年基建投資將會有所回升,但恢復到2015、16年水平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全年增速可能在10%左右。制造業在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下半年景氣度將回升,因此建議關注遠月卷螺價差是否存在強弱逆轉機會。
?.增值稅下調將改善鋼鐵企業盈利能力,不過考慮到今年礦石供應整體收縮,加之鋼材需求走弱,下調增值稅可能不足以改變鋼鐵行業利潤整體緩慢下行的態勢。另外,增值稅下調對商品價格影響偏利空,但具體到鋼材現貨,對建材的影響或大于板材
?.結論:從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來看,2019年鋼材供需可能會由18年的基本平衡轉為相對寬松,鋼材價格將呈現寬幅震蕩,重心下移的態勢,但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以及一些臨時性的限產政策可能會改變鋼價的運行節奏。分品種來看,考慮到政府對制造業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下半年制造業景氣度將回升,屆時卷螺價差遠月合約強弱可能會發生逆轉,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風險因素:制造業回升幅度低于預期,貨幣政策大幅放松
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李總理向大會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18年主要工作情況,提出了2019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并對2019年主要工作進行了部署。本文將就報告中相關內容及其對鋼鐵行業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一、宏觀政策取向對鋼鐵行業影響
經濟增長目標時隔兩年再度下調:2019年國內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6.5%,為時隔兩年之后首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區間。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主要是考慮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18年4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6.4%,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新低;而1-2月份高頻指標顯示經濟總體依然偏弱。另一方面,也是國內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客觀需要,在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的背景下,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有利于增強宏觀調控的靈活性。不過,2016年以來的實際經濟增速一般會高于增長目標下限,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實際經濟增速可能在6.2%左右。從GDP和粗鋼表觀消費的關系來看,按照19年GDP增速6.2%估算,對應粗鋼表觀消費量下滑的理論值為4132萬噸,對鋼材市場影響偏利空。
貨幣政策仍有邊際寬松空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仍延續穩健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的提法,但刪去了“保持中性”的表述,并強調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有效緩解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預計未來央行將通過定向降準,降低MLF利率等方式釋放長期資金,并向實體企業進行疏導??偟膩碚f,2019年寬貨幣有望向寬信貸轉化。企業流動性的好轉可能會提振其投資積極性,進而支撐PPI企穩,對鋼材市場影響偏多。
二、對鋼材供給的影響
供給側改革淡化,兼并重組和存量置換或成未來行業趨勢: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供給側改革有所淡化,主要工作任務的第一項由18年的“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變成了“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2015年以來推行供給側改革極大的改善了中上游企業的經營狀況,但同時也導致了大量下游企業成本高企,利潤被壓縮,故今年的供給側改革重點轉向了“降成本”方面。就鋼鐵行業來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及鋼鐵去產能量化指標,主要是由于經過2016-2018年3年的去產能,累計已經削減鋼鐵產量1.55億噸,超額完成了“十三五”期間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的任務。表明2019年鋼鐵行業的工作重點轉向結構的調整,即通過產能置換,兼并重組等方式以達到去產能和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目的,行政性去產能可能將告一段落。
環保限產將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邊際放松態勢:在污染防治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這一目標與去年相同。但今年同時強調,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2019年我們認為治理環境污染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在執行力度方面可能更多會延續2018年四季度以來邊際放松的態勢。因此,未來我們更需要關注由于重大活動和天氣變化所導致的臨時性限產對于鋼材價格的影響,預計其影響力度將明顯弱于2018年。
三、對鋼材需求的影響
房地產將延續“因城施策”基調:2019年,國內房地產投資的下行已經成為一致預期。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來看,今年對房地產行業的要求更多強調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基本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的基調;而報告中未提及“房住不炒”,則表明之前的房地產調控可能已經初見成效,未來可能更多以“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為主。對于2019年房地產投資,我們維持年報中的判斷,預計增速將回落至5%附近,不過其下行壓力可能主要體現在下半年,主要是由于當前房地產在建面積依然很大,即使新開工面積有所回落,施工面積的回升仍能支撐螺紋鋼需求。另外,隨著更多城市“一城一策”的落地,也將會對房地產投資的下行形成對沖。
基建投資大概率回升,但幅度或低于市場預期: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財政赤字率上調0.2個百分點至2.8%,地方轉向債規模增加8000億元至2.15萬億元,基建投資托底經濟的意圖明顯。但由于地方債務問題,其實際增速可能低于市場預期;我們看到今年的公路、水運投資目標仍為1.8萬億元,與去年目標持平。鐵路投資目標8000億元,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目標7320億元相比有所上調,但考慮到去年中該目標已經上調至8000億元,以及實際完成8028億元,其力度也低于市場預期。因此,我們認為,2019年基建投資將會有所回升,但恢復到2015、16年水平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全年增速可能在10%左右。
另外,一般房地產投資增速與螺紋鋼月度均價有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基建投資增速則更多呈現負相關關系,表明基建投資以往更多起到托底的作用,一般不足以改變螺紋鋼震蕩下行的趨勢。
中期制造業投資回升概率較大:2018年四季度以來,工業品價格大幅下行,導致工業企業利潤明顯收縮,受此影響,預計短期內制造業投資可能會呈現穩中趨緩態勢。但當前國家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不段加大,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并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展至全部制造業領域。另外,根據相關機構測算,本次增值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制造業稅負下降最為明顯,這些因素將會促進制造業企業盈利的回升。另一方面,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多次提及,機電產品出口對國內制造業影響較大,而中國對美機電產品的出口則占到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20%左右,近期不斷傳出中美貿易摩擦緩和的消息,若后期這些消息落地,將會提振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進而改善國內制造業的景氣度。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若制造業景氣度回升,將會提振板材需求,因此中期可以關注卷螺價差遠月合約是否存在強弱逆轉的可能。
四、增值稅下調對鋼鐵行業的影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最大兩點在于減稅降費,其中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并大幅降低企業的社保費用負擔,減稅降費的總規模達到2萬億元。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增值稅的下調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并有助于鋼鐵行業的去杠桿,按照2018年數據,通過投入產出表法測算,增值稅下降3%,將導致行業增值稅額減少582.42億元,相應企業利潤增加198.02億元,相當于噸鋼利潤增加21元/噸,若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因素,利潤可能增加更多,不過考慮到今年礦石供應整體收縮,加之鋼材需求走弱,下調增值稅可能不足以改變鋼鐵行業利潤整體緩慢下行的態勢。
對于價格的影響,由于大宗商品價格包含增值稅,從商品流通角度講利空大宗商品價格,而降稅消息公布當天盤面的走勢也反應了這一預期。而對于現貨而言,具體價格的下調幅度則取決于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考慮到板材類企業規模較大,且多以直供貿易方式為主,因此,此次降稅預計對建材的影響大于板材。
總的來說,從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來看,2019年鋼材供需可能會由18年的基本平衡轉為相對寬松,鋼材價格將呈現寬幅震蕩,重心下移的態勢,但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以及一些臨時性的限產政策可能會改變鋼價的運行節奏。分品種來看,考慮到政府對制造業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下半年制造業景氣度將回升,屆時卷螺價差遠月合約強弱可能會發生逆轉,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另外,下調增值稅有助于改善鋼鐵企業盈利,但考慮到今年礦石供應整體收縮,加之鋼材需求走弱,下調增值稅可能不足以改變鋼鐵行業利潤整體緩慢下行的態勢,故逢高沽空螺礦比仍可作為中期投資策略關注。